移動電話:18011846825
公司座機:020-84265726
服務熱線:400-000-9932
工廠展廳: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明二路102號
總部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泰一路2號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A棟7A樓
居家養老存在問題
目前,受我國養老文化傳統的影響,多數老年人還是將居家養老作為首選。現行的“90-7-3”養老服務體系目標也從國家政策層面驗證了這一點。
“90-7-3”養老服務體系目標是指,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社區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由此可以看出,“居家養老”在中國式養老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目前我國的城鄉住宅設計普遍存在不適老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半數,老年人多為夫妻二人獨自生活,但是家中設施卻未能及時更新以應對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退化。多數空巢老人住家的裝修還是多年前的設置,缺少對于起居室、廁所、廚房等的相應改造。比如家中應該安置一些扶手,在廁所、浴室這類容易濕滑的地方應該改鋪防滑瓷磚,可以安裝一些呼叫和報警設施,以應對老人的突發風險。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表明,58.7%的城鄉老年人認為住房存在不適老問題,其中農村高達63.2%。超過半數的城市老年人認為,住房主要存在三大問題:沒有呼叫和報警設施,沒有扶手,光線昏暗。其他不適老問題還包括:廁所或浴室不好用、門檻絆腳或地面高低不平、地面易滑倒等。
適老改造難題不少
據《中國人口報》報道,目前我國適老化改造市場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社會缺乏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意識;二是政府、企業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缺乏科學認知;三是相關行業發展缺少政策支持。
近些年,一些適老化改造公司逐漸出現,但大多數還停留在對于基礎設施的增加和完善上,比如增加一些防滑設施或者安裝監控和報警器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適老化改造應該根據每位老年人的特點和生活習慣進行設計改造,比如家具的擺放是否方便老人行走,光線是否合適,溫度是否適宜,坐下和起身時是否需要支撐等,這是一整套系統的改造設計。
去年4月,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出資,將南二社區作為北京市首個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試點,在適老居住環境、出行環境、健康環境、服務環境、敬老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改造提升。如今,走在南二社區主干道上,可以看見明確清晰的指示向導牌;進入花園廣場,發現有室外報警樁,一旦老人跌倒或發生其他意外情況,也能夠第一時間報警;走進居民樓內,可以看到新增的更適合老人使用的扶手。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小區無論是居民樓內、樓門口,還是涼亭、便利店,只要有樓梯的地方,都安裝了扶手。室內,社區對99戶80歲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住宅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墊、感應夜燈、連續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設備;還裝了智能設備,實現就寢、習慣化動作、如廁、洗浴等數據實時監測,如有異常,老人家屬和醫護人員可第一時間獲悉。
長沙是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先行軍”,2018年,就開始實施“千戶計劃”,免費為特困老人住所進行適老化改造,并計劃用5年時間分期分批推進,每年惠及1000戶家庭。
不過,大部分適老化改造還是由老人子女出資完成。據《長江日報》報道,一家2016年前后開始推出適老化改造業務的公司負責人介紹,近幾年接到的訂單逐漸增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200多戶老人和殘疾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項目,其中約有30%是老人或家屬自費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據受訪的適老化改造公司介紹,安裝扶手、蹲廁改坐廁、更換三色頂燈等適老化改造項目更受老人歡迎,扶手、洗澡椅和馬桶加起來的安裝費用在1600元左右。
軟硬環境均需改善
據《世界人口展望2019》方案預測,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3億人,老齡化率超過20%,進入深度老齡社會。2041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4億人,老齡化率躍升至30%,進入重度老齡社會。
原新指出,面對這樣的社會形態變化,不能再僅限于狹義的“適老化”,應該討論廣義的“適老化”,即整個社會的公共政策以及各種理念都共同適老化。
在原新看來,住宅適老化改造只是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的一部分,對于如何進行更寬領域、更多層面的適老化改造,需要將生活社區和城市公共設施一同納入適老化改造。
陸杰華也認為,公眾和國家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相關準備,適老化改造不是單單為了現在的這批老年人,還是為了以后更多的老齡人口。
實際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法律法規和專項規劃政策陸續出臺,比如《“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都在積極嘗試頂層設計一個積極老年社會的發展走向。
原新指出,就目前人口城鎮化和老齡化基本格局和趨勢而言,適老化將是新時代城市規劃的核心價值,需要積極營造軟環境,建設和改造硬環境。城市發展的軟環境需要充分與老齡社會相適應,這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多元復雜因素,應當由老齡工作主管部門牽頭,衛生健康、教育、文體、公安、民政、交通等多部門進行協作。城市建設的硬環境要切實體現老年友好理念,從居住場所、生活社區、城市公共設施三方面進行適老化改造。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