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話:18011846825
公司座機:020-84265726
服務熱線:400-000-9932
工廠展廳: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明二路102號
總部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泰一路2號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A棟7A樓
1985年,北京市政府率先在王府井、東單至東四、西單至西四、美術館至朝陽門四條大街進行無障礙建設,并對王府井百貨大樓等建筑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開展30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逐步規范、持續提高的過程,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取得長足進展。
(一)推動無障礙設施建設依法開展
近幾年,國家相繼修改并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順利出臺,強化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法律規定,進一步明確了有關各方的責任和義務。這些法律法規以及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為無障礙設施建設提供了嚴肅的法律依據,使得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由鼓勵、引導、推動,進入到依法開展、依法監管的良性發展階段。
(二)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
工程建設標準是推動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法定技術依據,經過20多年的不斷努力,以《無障礙設計規范》為核心,以有關城市規劃、市政基礎設施、民航機場、鐵路旅客車站、特殊教育學校等方面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北京、上海、廣東、河北、山東等地方標準,以及有關無障礙設施的標準設計圖集、技術導則、建設指南等為依托,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為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和使用維護,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撐,無障礙設施建設技術上有依據、質量上有保障、作用上可預見。
(三)“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從2002年起,原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首先在12個城市組織開展了“創建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城市”,探索形成了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模式和經驗。“十一五”期間,在100個城市開展“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工作,表彰了60個先進城市,授予了30個城市“全國無障礙建設創建城市”稱號。“十二五”期間,全國共創建50個無障礙建設示范市縣、143個無障礙建設市縣。通過開展這項工作,改善了創建城市的無障礙環境,提高了關愛殘疾人、老年人的社會意識,也為其他城市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創造了經驗,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
(四)村鎮和家庭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為了讓所有人共享無障礙環境和社會文明成果、進一步開展農村無障礙設施建設,結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新農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政策措施和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加強村鎮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指導意見》。二是為殘疾人、老年人創造居家無障礙環境,編制并出版《家庭無障礙建設指南》,開展了專門的技術培訓。三是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印發《加強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工作的通知》,對包括殘疾人在內的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提出要求,明確了有關政策措施。
(五)各行業無障礙設施建設進展突出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門戶網站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公安部在全國推行12110短信報警服務。中國銀監會、銀行業協會積極推進銀行系統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服務,出臺了服務規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始對藥品標注盲文工作進行研究。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相關地圖中加注殘疾人服務機構信息。中國鐵路總公司采取措施,加快推進鐵路旅客車站無障礙改造,同時制定了列車無障礙改造工作計劃:從2012年開始,對沒有無障礙設施的列車車組,每個車組各改造一個無障礙座席車廂和一個無障礙臥鋪車廂。中國民航局制定實施《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加大機場無障礙改造和無障礙設施配備工作力度,逐步完善對殘疾人的服務。中央電視臺在黨的十八大、全國“兩會”等重大活動直播中增加了手語播報。
30年來,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總結基本經驗:一是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二是法律法規保障,依法全面推進。三是標準規范先行,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技術依據。四是試點引路,發揮先進城市的示范引領作用。五是逐步深入,從大到小、由點到面、由城市到村鎮。六是建管并重,保證無障礙設施切實發揮作用。
同時,也應看到,我國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小城市、量大面廣的村鎮無障礙設施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同地區間無障礙設施建設工作開展不平衡,部分城市已建成的無障礙設施還不系統、不規范、布局不盡合理,重建輕管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突出表現在:對無障礙環境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無障礙設施新建與改造發展不平衡,無障礙設施的施工質量和建設水平還不高,已建成無障礙設施的管理維護還應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