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話:18011846825
公司座機:020-84265726
服務熱線:400-000-9932
工廠展廳: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明二路102號
總部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泰一路2號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A棟7A樓
醫療、養老等民生話題,始終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聚焦的重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政府工作的報告也多次提及養老,這里,小編總結了政府工作報告,與多名參會代表、委員的關于養老工作的總結、建議或者提案。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多次提到養老
具體如下:
1、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
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
減免國有房產租金,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
2、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
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托幼服務。
3、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全國近3億人領取養老金,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4、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慈善事業等健康發展。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
居家養老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齊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燕認為中國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的國家,但隨著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獨居老人增加,家庭贍養功能逐漸弱化,此種養老模式逐漸式微。
因此,李燕建議:
一、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政策規定。
二、完善社區養老文體設施建設,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建議完善社區老年文化體育設施,優先發展社區老年教育,豐富老年人業余文化生活。
三、建立專業人員與志愿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
做到持證上崗,不斷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同時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建立專業化的老年人服務護理學校,培養專門人才。
四、拓寬養老資金籌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發展機制。
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除政府出資外,建議引入專業社會服務企業或組織參與運營,通過設施保障、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形成多層次、多途徑、多渠道的投資發展體制。
養老機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表示,近年來,國外成熟的“持續照料退休社區”(CCRC)進入中國養老市場,但目前類似于CCRC的養老機構在國內發展還面臨諸多政策瓶頸與障礙,需要突破。
對此,周燕芳建議:
第一,建議民政等相關部門明確將CCRC認定為養老機構。
一種思路是在現有分類標準框架下,將自理區認定為養老公寓,將介助區、介護區、失智照護區等認定為養老院、護理院;
另一種思路是對現有分類標準進行擴充,在“機構養老”大類下面新增CCRC一個小類。
第二,建議將養老機構備案條件真正聚焦在基本核心要素上。
備案制管理的初衷,應該是在確保服務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準入門檻。
第三,明確養老床位的核定依據,限制民政部門在床位核定上的自由裁量權,做到“應核盡核”。
建議將床位核定進一步制度化、流程化,并及時公示。
第四,建議給予CCRC與非營利性機構一視同仁的政策待遇。
鑒于CCRC的充分發展有利于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且前期投入大、投資回收期長。
希望相關部門在土地、稅收、能源使用費等相關優惠支持政策方面,使CCRC能夠得到與非營利性機構一致待遇。
農村養老
農村地區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鄉村地區人口老齡化、高齡化正在加速。
多數鄉村老年人與子女長期聚少離多,留守老年人已占農村地區人口相當比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學院副院長曹阿民表示:
目前,鄉村地區的養老設施一般集中于行政鎮,主要服務對象是鎮周邊的五保老人。由于傳統習俗,鄉村老人不愿離家去鄉鎮養老院,子女也不愿意年邁的父母進養老院。
由此,建議進一步加快為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將為老服務與照護新供給納入鄉村振興規劃中,加大鄉村地區公建民營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
獨生子女帶薪護理假
截至去年11月,全國至少已有15地落實了“獨生子女護理假”相關政策,另有6地正在跟進。
由于缺少國家法律方面的硬性保障,各地的政策也缺乏剛性制約,致使政府出臺的有關子女帶薪護理生病住院老人的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全國政協委員、福耀集團副董事長曹暉建議健全完善“獨生子女護理假”的法律保障機制。
由國家層面進一步完善與勞動休假制度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落實面向全民的普惠型休假制度,打破地域限制,完善子女護理假和異地的老人無障礙銜接機制等。
曹暉委員強調,對確實需要照顧家中老人由地市一級醫院和民政部門認定,對享受在職人員(獨生子女)階段性脫崗照顧家中老人試點的對象實行誠信一票否決,從一開始試點就開始把好關口。
來源:四川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