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江西省民政廳主導編制的《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南》《養老機構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規范》《養老機構老年人常見護理風險防控規范》3項省級地方標準經省市場監管局批準正式發布。截至目前,江西省養老服務領域已發布地方標準20項,其中省級地方標準15項,服務要素全覆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標準供給體系日臻完善,打造養老服務標準“江西高地”的目標正逐步實現。《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南》對改造環境及設施、服務資質、效果評價等提出要求,突出尊重老人意愿、設計人性化、經濟普惠的改造原則,對涉及改造的流程、資質、實施、監管等重要內容制定嚴格的量化指標,解決社會老年人和特困家庭兩類群體需求和經濟承擔能力不一致的問題,重點對改造后質量風險等問題進行規范,為我省全面開展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有力支撐。改造流程、改造內容標準明確。評估設計明確應征得申請改造家庭同意后上門評估,加入包括老年人能力評估、家庭狀況評估、建筑及居室環境評估、輔具適配評估等內容。改造實施重點明確物理空間改造、輔助器具配置、智能安全監護配置等要求。附錄B和D部分,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的申請和評估確立了流程。《養老機構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規范》立足收住失智老年人的養老機構建設運營,明確了失智護理區籌建、生活照料和認知康復、照護人員管理等重要內容,體現了失智專區、分階照護、團隊關愛等新特點,對加強和規范收住失智老年人養老機構的運營服務,提升失智老年群體集中照護水平提供了科學指導。 該規范提出,機構應設置相對獨立的失智照護區并配備相應的功能房間,可依托照護區建立失智老年人家屬支持中心,面向社區開展家庭照護支持工作。各階段照護要求不同,早期階段主要運用認知康復活動幫助老年人維持記憶和認知功能,中期階段主要是生活照料、認知康復活動和減緩精神行為癥狀照護相結合,晚期階段側重加強個人護理,盡量保持老年人身體舒適及情緒平和。建立團隊關愛機制,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照護人員關心關愛。《養老機構老年人常見護理風險防控規范》總結了近年來部分養老機構開展老年人護理服務的經驗教訓,提供了養老機構老年人護理各類常見風險的防控措施,體現了突出事前預防、強化事中控制、分級管理等新思路,為切實降低養老機構護理風險事故發生提供技術參考,對入住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老年人護理常見風險防控方面,明確養老機構從業人員每半年至少接受1次教育培訓,包括養老服務風險評估、風險防控等內容,掌握風險管控技能,考核合格率不低于 80%。建立風險事故應急預案機制,每半年至少演練 1 次,老年人發生意外后,應在第一時間內做好應急處理,確保老年人獲得及時有效的就醫就診、轉診服務。根據風險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老年人護理風險實行分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