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老人受傷的主要原因也是老人傷害的首位死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8%-35%的老人(≥65歲)每年至少發生1次跌倒。一旦發生跌倒可能導致軟組織損傷、脫臼、骨折、顱腦損傷等,造成患者身體、心理的傷害及增加家庭負擔。所以,預防老人跌倒每個家庭都要重視起來。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血壓、血糖等指標可能不穩定,易令人產生頭暈、頭痛、眼花、胸悶等癥狀。

解決方案:此時如果急著起身活動,摔倒風險大大增加。建議老人慢慢起身,動作放緩。并且在適老化產品上加以輔助起身,采用有扶手的護理床或者加裝床邊扶手。由于浴室濕滑,老人身體機能和行動力下降,洗澡難免用時更長。當溫度逐漸升高會導致血管收縮、出汗增多,造成缺氧、頭暈、目眩等癥狀。

解決方案: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不宜洗太長時間。注意在浴室鋪設防滑瓷磚、防滑墊等。浴室安裝安全扶手用于借力,使用洗澡椅讓老人坐著洗澡。據臨床統計,超過50%的老人骨折是起夜時摔傷造成的。起夜時的血壓變化造成腦供血不足,造成短時間頭暈,而夜間光線昏暗,老人視力差,再加上半夜頭腦不清醒,極易摔傷。

解決方案:所以最好在老人手邊安置一個夜燈,感應小夜燈就非常適用;或老人起夜時叫醒家人攙扶。腿腳不便的老人在室外的地面不平整的地方行走時、擁擠的公共交通也很容易讓老人摔倒,所以老人最好不要去擠公交。

解決方案:腿腳不靈活的老人應配備拐杖或者使用電動輪椅代步,盡量選擇有家人陪伴時或人少時出行,避開交通高峰期。

解決方案:所以盡量選擇乘電梯,如果只能選扶梯,應保持雙腳等肩、分開站立的姿勢。也可以安裝電動升降梯或者使用爬樓機等適老化產品輔助老人上下樓梯。摔倒最大的影響是引發骨折,主要部位為髖關節、脊椎骨、手腕部等處,其中髖關節骨折最嚴重,30%的患者能恢復到先前的移動水平,50%會喪失獨立生活能力,半年內死亡率達20%~25%。由于老年人對疼痛的感知力差,往往忽視問題,越拖越嚴重。所以如果老年人摔倒,出現身體不適,一定要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