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話:18011846825
公司座機:020-84265726
服務熱線:400-000-9932
工廠展廳: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明二路102號
總部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泰一路2號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A棟7A樓
相比國外,我國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逐步探討老齡化問題,包括相關的老年人養老問題的理論與實踐也慢慢開展。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還是以學習和引薦國外經驗為主。到90年代隨著住房體制的改革和房地產開發熱潮的推動,我國針對老年人居住問題的研究也得到了發展。
2012年12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加第六章“宜居環境”,地六十四條明確“國家推動老年宜居社區建設,引導、支持老年宜居住宅的開發、推動和扶持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為老年人創造無障礙居住環境”。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在主要任務中明確要求:“實施社區無障礙環境改造。各地要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相關標準和規范,推動和扶持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的改造。”
2016年11月,全國老齡辦、發展改革委等2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指導意見》,在重點任務中提到:“推進老年人住宅適老化改造。建立社區防火和緊急救援網絡,晚上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緊急救援救助功能,鼓勵發展老年人緊急呼叫產品和服務,鼓勵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等設施設備。老年人住宅室內設施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特困老年人家庭的改造給予補助。引導老年人家庭對日常生活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
201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列出20項重點任務,其中第四項明確提出:“適當配備老年人出行輔助器具,加強社區家庭的適老化設施改造,優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裝電梯等。”
201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第二十六項提出:“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所有納入特困供養、建檔立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按照《無障礙設計規范》實施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引導城鄉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根據老年
人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需要及居家環境的具體情況等因地制宜實施適老化改造。”
目前,國內關于老年住宅的研究大部分都以改善新建住宅的設計和建設為目的,專門針對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的研究較少,在已有的舊住宅更新改造的研究中,也缺乏專門針對老年群體的更新改造研究。在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實踐上,國內開展得并不多也不全面,目前只有香港、上海、北京、江蘇等部分地區通過政府出資或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出資的方式,針對極少數經濟困難、空巢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
1.香港
香港早在回歸祖國之前就開始實施適老化改造計劃,1994年,香港政府開始在一些小的街區進行無障礙改造,以滿足老年人和其他行動不便人群的出行需求;1997年,香港政府頒布了《無障礙通道設計指南》,對無障礙通道設計提出指導意見,力求使居住環境適應不同年齡層次和健康程度的人群;2005年,香港房屋協會頒布了《香港住宅通用設計指南》,對無障礙化設計作出了系統規定,提出了靈活、簡單、舒適、健康、方便、實用、耐久、易維護和可持續等無障礙化設計改造的原則。
在改造資金方面,香港主要通過兩種途徑:
一是由政府提供經濟援助,例如香港市區重建局對一些地區的房屋改造給予補貼和低息貸款等援助,對房地產開發商開發或改造老年住宅免除土地溢價等;
二是由非政府機構以資助形式提供服務,政府再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另外,城市建設與發展房屋協會還發起了“建筑管理與維修計劃”和“老年人住宅計劃”老提供資金支持。
2.北京
2016年,北京市啟動經濟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對該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城市特困、農村五保、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改造內容包括助行、助浴、助潔、緊急救援、康復輔助器具適配等,改造范圍包括地面、墻體、衛生間等主要功能區,改造標準為每戶5000元。各區通過政府采購公開招標入圍評估服務組織和服務供應商,建立改造目錄清單,通過北京市養老服務與管理信息平臺統一進行改造過程監控和信息管理。根據計劃要求,北京市在“十三五”期間完成現有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任務。
3.上海
自2012年第一次在市政府實事工程中加入“為1000個低保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改造服務”的工作內容后,上海市的住宅適老化工作(上海稱為“適老性改造”)已經進入第8個年份。該項目由市民政局牽頭,在社會福利彩票公益基金每年出資20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下,采用招投標方式選擇服務單位具體運作。
適老化住房改造的受助老年人和改造的住房需要符合下列條件:受助老年人應年滿70周歲以上,并為低保困難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困難孤老為重點對象;改造的房屋以居住條件惡劣、年久欠修的老式住房為主,受助的老年人應當擁有產權或長期使用權,且近期沒有納入動拆遷規劃;接受適老化改造的家庭如需老年人遷出改造的,還應有自行在他處臨時過渡1-2個月的條件和能力,孤老由街道組織負責讓其在鄰近的養老機構過渡。具體的改造工作遵循了三個原則,即以人為本、安全適用的原則,自愿改造的原則,房屋改造不影響其他居民公共利益的原則。
改造的內容主要分為安全性、無障礙性和整潔性三大類改造項目,從而減少跌倒、失火、燃氣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安全性改造主要包括:
更換室內老化或裸露的電氣線路,并配置安全插座;更換室內嚴重銹蝕或即將損壞的水管、燃氣管和軟管;更換損壞的門鎖;更換破碎窗玻璃;更換嚴重老化的熱水器、燃氣灶等設備。無障礙性改造主要包括:平整易絆腳的地面;在坐便器旁、浴室安裝安全扶手;鋪設防滑地磚;擴大居室門框;改建廚房間操作臺。整潔性改造主要包括:更換舊式水龍頭;更換老舊燈泡,安裝節能燈;粉刷居室屋頂及室內墻面;油漆門窗;做簡易而又實用的儲物柜。在具體實施中根據老年人居住的實際情況,選擇部分項目進行改造。
4.江蘇
居家適老化改造這一民生工程一直都是江蘇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在《關于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9]58號)中明確要求推進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提出:“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所有納入特困供養、建檔立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2020-2022年,全省每年安排不少于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由各級財政按照一定標準給予補貼。”2020年3月,江蘇省民政廳在《關于做好適老化改造民生實事的通知》(蘇民養老[2020]10號)中明確要,為確保完成省政府2020年十項民生實事中關于為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任務,需要完成以下具體工作,包括突出保障重點,排定改造計劃;堅持一戶一檔,貼近改造需求;強化智能輔助,提升改造實效;規范工作流程,做到公開公正。
地方各級政府在政府民生工作中也多次強調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建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民生實事工程。早在2017年6月,南京市民政局、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關于撥付2017年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全市范圍內探索和 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2019年3月常州市政府投入900萬元為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按每戶補貼3000院的標準,采取“改造+適配”靈活組合的方式,試點30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2019年7月,無錫市出臺了《無錫市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實施辦法(試行)》,該辦法對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的改造目標、改造原則、改造對象、改造內容、實施對象等多項工作任務作出明確規定,按每戶補貼不高于8000元的標準,試點10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服務。
來源《居家適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