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話:18011846825
公司座機:020-84265726
服務熱線:400-000-9932
工廠展廳: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明二路102號
總部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泰一路2號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A棟7A樓
在中國說起適老化,大家心里第一個想到得應該就是日本的適老化經驗豐富,日本上世紀60年代,日本適老化改造開始。最開始起步是住宅,給老年人提供合適的住宅,讓他們老有所居。在此之后是改善其居住安全,主要提供無障礙的一些舉措。
但是無障礙舉措發展到今天,更多是包容性的設計。老年人在不同的生理問題,以及不同的年齡階段,所提出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
這里還有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就是對于老年人提出的這些無障礙化和包容性的設計,要非常關注其年齡階段。因為我們現在所談的適老化的更新改造是在普通居住環境里發生的,所以不能夠因為針對老年人采取的這些舉措,給其他年齡階段的人造成了障礙和不便。
日本2000年4月頒布《介護保險法》。這個保險法對于可以應用在老年人使用居家、更新、改造上面的資金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這些規定只保障其中非常基本的保障性要素,比如錢不是可以隨便使用,做什么都行。這是值得參考的,因為我們今天資金進行更新改造的過程當中,基金是非常大的問題。
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介護保險法》制度在發展過程里,其實出現了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用后的跟進評估。我們進行更新改造舉措下去以后,究竟有沒有真的幫助我們服務對象,服務對象對于這樣的更新改造有什么樣的反饋?以及過了幾年以后是不是發揮不到原來的作用?
這涉及到很多內容,一方面像規劃師、建筑師、設計師要知道哪些舉措真的有用。另外一方面,我們知道怎么樣管理才能讓它持續發揮作用。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知道投下去的資金,是不是真的有足夠的成效。
日本的適老改造這些經驗簡單歸納幾條:
第一是它有非常多適合本土的適老化改造的手段。我們同時研究一些法國、英國等舉措,不一樣的居住模式,適老化改造的手段不同。
對于新加坡、日本等,同樣高密度人居環境條件下,住宅本身由于比較小,其實它非常難能夠同時承擔你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所有的職責。但是我們可以比較明確知道,在人們進入初老階段,以及他尚能自理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的手段。
第二是日本改造經驗從建筑單體本身逐漸宅前屋后和環境擴展的。此外它提出來小規模多功能的服務設施進入社區,這對我們今天中國城市居住環境有非常大的啟發作用。
第三是注意培養相關的人才,不僅是服務的人才,還有設計的人才、相關保障機制研究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