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話:18011846825
公司座機:020-84265726
服務熱線:400-000-9932
工廠展廳: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明二路102號
總部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科泰一路2號產業互聯網創新中心A棟7A樓
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20大報告再次明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決心。
目前,第一代來深創建的“拓荒牛”主要集中在55-70歲,已經初步邁入活力老人的陣營;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強力的人才引進政策,隨遷老年人大幅增加,呈現老年人口候鳥波動、老年人口結構倒掛現象,普惠性服務供給需求極大增加。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既要突出政府供給保障主體地位,也要發揮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實現政府主導、家庭盡責、市場和社會參與的有機統一。
一是兜底線+市場化,為群眾提供廣泛普惠、方便可及、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養老服務。
二是養老機構+醫療機構,推進醫與養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建立“養為核心、醫為配套”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三是養老院+養老學院,產學研用良性互動,搭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養老人才培養基地。
四是科技賦能+產業融合,建立全區智慧養老指揮中心,搭建養老產業產品路演展示平臺,探索養老服務多業態創新融合發展。
五是將養老和金融、醫養、旅游等融合,發展養老健康公寓、康復醫院、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等一攬子養老項目,為不同的老年人群體提供多元化、便利化、個性化、精準化養老服務,真正促進養老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老年人最大的需求之一是就醫需求。我們如何把“養老”和“就醫”銜接起來,在實現“老有所養”的同時做到“老有所醫”?
20大報告提出,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醫養問題是老年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是我們黨要著力解決好的問題。比如寶安區人民醫院探索了“互聯網+居家照護服務”;寶安區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醫養簽約合作率達到100%;區內9家養老機構都能提供醫療服務,有5家機構能夠實現入院老人“小病不出院,大病不耽誤”。
今年,深圳將在新安、西鄉街道各選擇1個老齡化社區為試點;新安街道依托區人民醫院現有服務資源,全方位整合、優化、提升,加快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可復制可推廣的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樣板;西鄉街道依托中心醫院融合建設社康中心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探索醫院、社康與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結合,大力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醫養結合模式。
一是搭建智慧醫養平臺。整合醫療和民政資源,利用醫院現有的寶醫居家照護數據中心,將養老服務納入其中,并對接區智慧養老服務系統打造智慧醫養平臺。
二是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區內老齡化社區將試點居家養老醫療服務新模式,拓展區人民醫院互聯網+居家照護服務范圍,拓展到居家養老服務、中西醫結合特色居家照護服務和臨終關懷服務。為65歲及以上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每年兩次醫養結合服務,為80歲及以上的失能居家老年人提供入戶健康服務。
三是規范拓展社區醫養。由社康的專業醫生定期到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醫療服務,并探索社康中心、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融合建設方案。
四是深度擴展機構醫養。研究探索春暉苑醫養結合建設模式,與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合作設立醫療機構,實現養老院內老年人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醫療和養老服務。繼續完善燕羅社區醫院和燕羅頤年院醫養結合工作機制,形成“總院-燕羅醫院-養老院”聯動的醫養融合健康養老模式。同時,加快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年底前80%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做實做細老年人就醫便利服務。